魏晋时期,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战事不断,胡椅、胡床、矮椅子,矮方凳等家具式样开始传入中原。同时,古印度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,带来了椅、凳、墩等高型家具式样。随着新家具式样的传入,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类愈加丰富,且原先被用来当做坐具的床榻也逐渐增高,增大,有的床还加上了床顶和床帐,高型家具和垂足而坐的生活习俗在贵族和僧侣中流形开来。
魏晋时期的家具用材除漆木外,还出现了竹质家具和藤编家具。家具装饰也不局限于神兽云纹,还出现了莲花纹、火焰纹、飞天纹等具有清秀风格的装饰纹样。
随唐时期,大量的外国商人和佛教僧侣在中原长期定居,使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审美取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,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转化。因此这一时期矮型高型家具并存,且出现了许多亲的品种和装饰纹样,体现了盛唐时代气势宏伟,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。
此外,由于唐代大力兴建佛教建筑和造像,在须弥座丰富多彩式样的启迪下,工匠们创造出了有束腰结构的新式家具。从此,束腰家具层出不穷,影响到床、榻、桌、椅、凳、几等名个家具门类。
五代时期,高型家具成为主流家具,越来越多的家具是为垂足坐而设计的。由于五代时期中原多战乱,因此朴素、简明成为这一时期的家具风格。
宋代,高型家具得以迅速发展,其种类、形制及室内陈设都有了新面貌,多采用梁柱式框架结构,结构轻巧。宋代人以朴素、简洁、实用、式整规范为美,因此宋代家具形成了简洁实用的结构和清秀素雅的装饰风格。
元代,家具制作技术较为缓慢地发展着,出现了抽屉桌、罗锅椅、展腿式桌等新家具式样,出现了霸王枨等新的家具结构,还出现了髹漆、雕花、填嵌等新工艺。这一时期,家具多以支头纹、转珠纹、委角等作为装饰。